石康的《北京姑娘》,我是从去年7月本科毕业时公寓清空后的垃圾中找到的……夸张了,实际上是1039工作室中某某老人的遗物。我一开始看的时候是很不喜欢的,开头寥寥几节就把“外地女人”贬了个通透,通篇充斥着身为天子脚下屁民的优越感。不过既然是随笔,写得个人化也无可厚非,于是就顺着看下去了。看着看着觉得还是有点意思,天马行空,偶尔有些知识分子般的说教和大男子主义的斜眼。不过这种小文集,还是那句话,你认真了你就输了。

当时看到还剩一节,就没看了,转向另一本我认为更有趣的文化书《百变小红帽》。直到最近我才又把《北京姑娘》翻出来,想把最后一节看了,好彻底把书塞在书柜最深处。读完才惊现整本书的最佳段落,这最后一段绝对是16万字瞎扯中的精华。无论从文字视觉上,还是从码字的流畅度上,似乎石康都特意做了修饰一般,让这一段是那么与众不同。

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形容这一段的经典,事实上这种体验跟音乐一样,都是很私人的东西,跟每个人看时的心情、自身的经历甚至所处的环境都有关系,每个人的都不会一样。我这里只想把这一段摘抄过来,留个存档,也许时不时点进来看看:

我相信,不只我一个人具有想在冬天获得爱情的幻想,冬季,人们渴望安慰,如同人们在寒冷中渴望火焰,更如同人们在夏天的烈日中梦想着阴凉,这种人手一份的情感,正是人们对于他们所匮乏之物的追求,就我所知,仅仅是追求这一件事,就是一件想多大就能变成多大的事,更不用提它与梦想、希望之类的人类意愿联系上之后所产生的诸多困难,从理智上讲,谁都能知道这些困难是无法逾越的,它是由一件件琐碎细小的小溪汇聚成的汪洋,它是由一个令人感动的笑容开始,从一句听起来顺耳的亲切的话语开始,它吸引你,有时你受到鼓励,然后使你伤心,最终叫你感到成功或失败,我要说的是,无论哪一样都不要紧,人们头脑中有着一种专属于自己的情感,一种超越自己的要求,叫人们感动的是,在自我的尽头,有着姑娘的飘动的长发,有着轻轻而甜美的呼唤,叫你或我在冬季入梦或者醒来,然后你我共同行动,去开展一种生活,痛苦或欢乐,哭或笑,爱或遗忘,你或我终有一天会知道,那就是在冬天燃烧在你我心中的火焰。